FutureCar. 进入 卢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美国新通胀 。
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这种你追我赶的地方竞争,在大环境中基本顺从于、契合于从市场取向改革到明确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制度改革和发展建设推进过程,也与拥抱全球化(上世纪80年代有国际经济大循环,现在要进一步追求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一系列综合效应)紧密连接,但是其中地方政府的政绩锦标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因素——地方政府决策层有强烈的动机追求政绩,在自己的辖区里有意愿实现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专业化管理,是需要形成一套尽可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创新机制,使业绩考核在国际上也能居于先进水平行列。
在整体制度建设滞后、迟迟没有开明渠的情况之下,只能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实现政府发展战略所要求的融资功能,来追求发展战略里设定的政绩目标。很明显,国开行并不像一般商业性金融定位的银行那样以做吸储来形成其资金来源,而是用发行准国债(特定金融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再加上一些其他措施,合成资金来源,其资金运用则不是简单地看盈利前景,而是看整个全局的政策导向需要和战略诉求需要,即侧重于长期投资。概言之,地方融资平台有其正面效应,也有风险因素,要全面认识平台的功能作用。那么,和住房的双轨运行相匹配的,必然是金融的双轨运行。中国如果处理得好,那么很有希望在十四五结束的时候,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里的一员。
按照华盛顿共识,让市场于完全竞争假设之下充分竞争和发育起来,早晚会有平均利润率导出的结构优化,就可以进入现代化过程。这种普遍的正面效应,在前些年广泛的竞争和努力当中不断体现。政策性金融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摆在首要位置,着重解决资金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实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二是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探索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模式,降低民生领域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做大蛋糕中提升人民收入水平。三是设计以丰补歉,肥瘦搭配的模式构建综合现金流渠道,提升新型城镇化项目整体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因此,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掌握国家金融资源的特殊金融平台,在助力企业和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宜通过大水漫灌的输血模式,而是要通过造血模式,形成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聚焦主责主业,加速构建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作者:邱兆祥、刘永元,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进入专题: 政策性金融 共同富裕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在于提升民生保障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提升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是政策性金融要围绕贫困助学、中小微企业发展、三农、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问题创新金融工具,打通金融资源配置最后一公里,提升各个市场主体的融资可得性,助力满足人民对人居环境改善、教育需求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美好生活向往但如果用自己的弱势到市场打拼,就令人担忧。
另外,企业究竟在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前景如何,以及企业在面临各种收购兼并、同业竞争等方面的优势如何,目前还不能只依赖替代性数据及其信息处理去判断。因此,基层银行更应当扎根基层,加强与基层客户的联络,发挥掌握基层客户信息的比较优势,着重服务好基层。此外,科技公司目前市场估值比较好,使得其资本补充以及人才吸引也不会有大问题。这涉及集中型计划经济在效率和竞争力方面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总之,在面临当前各种挑战和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思考银行业,特别是小银行,为国民经济服务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从长远来看,信息科技会进一步动态发展,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清楚,希望大家关注这些趋势,研究这个题目,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如果银行主要流程都被信息系统所替代,小银行真正有优势的方面就不多了,可能仅剩下牌照和享有存款保险等少数优势。作者周小川系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人民银行原行长,本文原文刊载于《中国金融》2022年第1期。
还有的FinTech或BigTech公司认为,由银行自身提出需求并寻求应用软件的外部定制,显然还不如直接由它们设计并全套提供。从科技的角度来讲,任何一种创新和新技术刚出现时都可能会令人激动,人们也可能倾向于相信它们的无比效力,但也可能会宣传过度而名不副实。比较之下,小银行在资本、估值、客户、支付系统、跨业和IT队伍上,都处于弱势。此外,各种利益主体在数据上也存在很多博弈,越是依靠信息处理作出判断,就越会有人在数据上、在信息处理上进行博弈,就可能出现信息造假,比如销售上跑流量,物流上跑运量,交易上跑交易额和对敲,舆论上则雇水军、大V,等等。当然,这和银行传统思路已有所不同,需要做一些转变。过去银行应用软件可以自己开发,也可以外购,小银行限于自身科技力量,外购情况更多。
因此,随着服务供给方增多,情况发生了变化,即便是大银行做不过来的业务,也不见得就能落到小银行身上,因为这还要取决于小银行的本事和优势,特别是信息方面的优势。从客户管理和吸收存款的潜力看,科技公司有新的方式,特别是在全网客户方面有潜在优势。
顺便提几句,近几年大量P2P网贷出问题,现在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但代价非常大。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而且,IT服务于金融各业不受分业经营的限制,优势就显得更为明显。但与此同时,目前大银行估值相对较低,有些还在净值之下。
另一方面,即便这些爱好者可能了解少数几个企业,但是如果不将其放在行业和经济大局中去考察,也往往得不出正确判断。基层银行如果客户管理靠互联网、贷款靠征信、理财靠投顾、吸存从大银行分一部分、业务靠购买应用软件,而不是面向基层去寻找自身优势,不在基层争取客户,或者还想着按过去思路从大银行手中分一杯羹,就可能走上一条丧失自身优势的道路,而且未来地方政府也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对本地小银行发展提供巨大支持。银行业既然是信息服务业,就必然要建立信息系统,包括硬件系统以及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小银行也想模仿大银行,经常是大银行做什么,它也想做什么,包括跨区经营、注重大户等。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BCBS)都明确提出,银行不能过度依靠外部评级,外部评级具有顺周期性,也会产生明显的责任推诿(即在银行内部合规和风险控制方面,只要有外部评级或者征信评价就可以免责,即使业务质量出了问题,业务员、主管及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都不用负责,因为他们有外部评级作为依据)。对这类现象要有清醒认识。
信息时代基层银行仍大有可为的空间 基层银行怎么应对,如何发掘自身价值,这是个问题。从中应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而不能依靠弱势参与市场竞争,弄不好鸡蛋碰石头。当然,我们目前对这个题目还只有一些初步研究思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扩大市场、要有竞争力,就要考虑自己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里。而且,地方政府也有动力支持本地区小银行发展。如果银行贷款主要依靠征信系统提供的信息,或者靠平台的助贷、导贷,小银行在大数据和征信方面也比不过信息科技公司。银行网点将来会面临很大冲击。
银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信息科技的应用行业,其账户管理、客户管理、支付体系、贷款决策及定价等,都是依靠以IT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处理来完成的。很可能,这种互联网模式并不适用于小银行,因为大银行和信息科技公司更有条件便捷地全网管理客户和访问征信系统,在数据和资料方面也比小银行有更加全面和深厚的积累。
再看信息科技公司的优势。从信息理论来看,分散的信息在基层就可以处理且更有效率,并实现供求平衡。
不过,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新增了金融服务供给方,它们同时也是新的竞争者。从P2P网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些盲动的鼓吹事后都被否定了。